看情況,沒有定規。
買入當然要等于或者高于賣1的價格,賣出反之。
只以買入為例說明:
如果股價變動不大,賣單上都是小單卻遲遲不被吃掉,可以打賣1或者賣2的價格。
如果股價變動速度很快,這時候就要多打很多,如果確定看好這個股票,要追高,那幾乎是不計成本的,可以打在漲停價買入。
但成交價不一定就是漲停價,按照有利原則,只要在你打入買單的時間,有比你低的賣單,就會以對你最有利的價格成交。
當然這是極端情況,一般打到賣5的價格基本都成交。
還有種情況要注意,就是某個關鍵位置上有大單,假如這個大單是10000手,會在大單下面產生很多成交,這時候未必敢買,因為大單不被突破是漲不了的。
要等大單被吃掉才買入,這時候就不能按照大單的價格買入,因為按照量大優先原則,主力的買單都是大單,同一時間主力的單子大就比散戶優先成交,如果主力開始吃這個單子了,散戶就不容易買到,就要在大單上面的價格買。
把買入下單切換出來,把價格和數量填好,等大單一被吃掉立即點確認。
一般大單被突破之后都會有一波急速的拉升,如果在這過程中去買,很難買到。
賣出反之,自己慢慢體會吧。
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問股票內盤外盤和量比是什么意思? 5 [ 標簽:股票 外盤,股票,外盤 ] 請問股票中內盤,外盤,和量比具體都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作用?謝謝 問題補充 2009-03-25 10:04 股票別人賣多少你才能買多少,為什么內外盤數字會差的很多? Seal 回答:4 人氣:6 解決時間:2009-03-25 10:08 滿意答案 a:內盤: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,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。
外盤: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。
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。
內盤,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。
若外盤數量大于內盤,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,若 內盤數量大于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。
通過外盤、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,投資者通??赡馨l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,并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,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。
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,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、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。
因為外盤、內盤的數量并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,在許多時候外盤大,股價并不一定上漲;內盤大,股價也并不一定下跌。
莊家可以利用外盤、內盤的數量來進行欺騙。
在大量的實踐中,我們發現如下情況:
1、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浪下跌,股價處于較低價位,成交量極度萎縮。
此后,成交量溫和放量,當日外盤數量增加,大于內盤數量,股價將可能上漲,此種情況較可靠。
2、在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浪上漲,股價處于較高價位,成交量巨大,并不能再繼續增加,當日內盤數量放大,大于外盤數量,股價將可能繼續下跌。
3、在股價陰跌過程中,時常會發現外盤大、內盤小,此種情況并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。
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拋單將股價打至較低位置,然后在賣1、賣2掛賣單,并自己買自己的賣單,造成股價暫時橫盤或小幅上升。
此時的外盤將明顯大于內盤,使投資者認為莊家在吃貨,而紛紛買入,結果次日股價繼續下跌。
4、在股價上漲過程中,時常會發現內盤大、外盤小,此種情況并不表示股價一定會下跌。
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,然后在股價小跌后,在買1、買2掛買單,一些者認為股價會下跌,紛紛以叫買價賣出股票,但莊家分步掛單,將拋單通通接走。
這種先拉高后低位掛買單的手法,常會顯示內盤大、外盤小,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,待接足籌碼后迅速繼續推高股價。
5、股價已上漲了較大的漲幅,如某日外盤大量增加,但股價卻不漲,投資者要警惕莊家制造假象,準備出貨。
6、當股價已下跌了較大的幅度,如某日內盤大量增加,但股價卻不跌,投資者要警惕莊家制造假象,假打壓真吃貨。
b:量比--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。
它是開市后每分鐘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鐘平均成交量之比。
其計算公式為:量比=現成交總手/〖(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)×當日累計開市時間(分)〗
當量比大于1時,說明當日每分鐘的平均成交量大于過去5日的平均值,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;當量比小于1時,說明當日成交量小于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。